【一说春秋】 1084.无过乱门
鲁国第二十二任国君鲁裯进入在位执政第 十九年。
本年冬天,郑国的驷氏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纷争。
驷氏本来的族长驷偃在本年去世,他的夫人是晋国大夫的女儿,为他生下了驷丝,如今年幼。驷偃的父兄就想要立驷偃的弟弟驷乞做继承人。这个时候郑国的执政大夫是郑国公孙郑侨,他非常厌恶驷乞这个人,而且他认为驷偃有儿子却立弟弟不合情理,所以对这件事情即不同意也不制止,也就是不置可否。
对于驷氏来说,驷氏当然可以自行选择继承人,可是选出来的继承人需要获得国君的同意。作为执政大夫的郑侨不表达意见,驷氏觉得非常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驷丝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舅舅,也是晋国大夫的儿子。驷丝觉得,既然国内不完全同意拥立驷乞,那是不是能通过晋国的力量,压迫郑国把立驷乞做继承人这件事情废掉呢?
到了本年冬天,晋国派人拿着币帛来到郑国,询问驷乞被立的缘故。这下驷氏更害怕了,国内的执政大夫不支持他,国外又来了晋国的压力,对于驷乞来说,驷乞觉得,我也不想真的要做继承人,我是被推上来的。于是,他就想要逃走,可是郑侨不放他走;驷乞又请求用大龟占卜,看我是不是有资格做继承人。如果占卜的结果是我没资格,索性就免除掉做继承人的资格,可是郑侨也不给。
郑国的大夫们开始商量对策,郑侨不等他们得出结果,就回复来人说:“郑国不受上天福佑,寡君的几个大夫疫病缠身过早亡故。如今又失去我先大夫偃,他的儿子年幼弱小,族中几位父兄害怕宗族断绝,在族内私下商量而立了年长的亲人。寡君和几位卿大夫说:‘或许是上天要混乱继承的传统,我们怎么知道呢?’谚语有云:‘无过乱门’,民众有动乱刀兵的还不敢经过他们的门口,又如何敢猜度上天要做的乱呢?如今,大夫要问是什么缘故,寡君实在不知道,谁又敢知道呢?平丘之会,贵君重温旧盟说:‘不要失职。’如果寡君的几位大臣,其中有去世的,晋国大夫都要独断专行地决定他们的继承人,那郑国就是晋国的县或者边邑,还算什么国家?”
郑侨提到的“无过乱门”,就是别人在家里打仗,不要从他家门口过,防止被误伤的意思。放在这儿,就是说驷氏内部选驷乞做为他的族长,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可能会造成驷氏内部的混乱。我们这些人,我们不作乱,我们干什么跑到人家门口去参谋人家内部该怎么做呢?就这么个意思。
郑侨推辞了来人的币帛并且回报了他的使者。
我们要说,古人任何的社交活动都是由礼物开启的。聘问的时候会有见面礼,会有币帛这样的东西。接受了对方的礼物,就代表我愿意和你开启一个社交的动作。可是这一次晋国是来责问的,郑侨不接受来人的币帛,就是回绝责问,就是这个事跟你没关系,我不愿意跟你纠缠。可是,人家老远过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要以礼相待,要有回报。
我们说,郑侨厌恶驷乞的为人,认为立驷乞不合情理,他甚至怀疑立了驷乞,驷氏都会出现混乱。可是,驷乞要不要立说到底还是驷氏族内的事情,郑侨不方便直接插手,所以他不同意也不制止,这是给驷氏拨乱反正的机会,希望他们能自行的改过来。可是,晋国的力量进入后,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晋国干涉郑国内部家族继承人的问题。对于郑侨来说,他做为郑国的执政大夫,他代表的是郑国,必须要站出来。驷乞想要逃走的时候,郑侨不让他逃走,驷乞想要占卜的时候,郑侨不让他占卜,当郑国大夫来回商量决定不了的时候,郑侨出来严正拒绝,这些并不是因为郑侨对驷乞的看法有所改变,而是公事公办。
展开全文
对于驷丝的舅舅也就是晋国大夫的儿子来说,他本来是因为郑国内部意见不统一,所以希望借助晋国的力量,去推动一下影响一下郑国。如今,郑侨给出如此明确的回复,如果他再纠缠下去,就会变动郑国和晋国的纠纷,那就不是他一个人能罩得住的了,所以他就打消了影响这个决策的念头。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感谢网友笑笑协助整理本期文字版。
文字版抢先看,最新至 1084 期。
看文字同时可以听音频。
更便捷的查看往期内容。
记录您的最后阅读位置。
没有广告。
1083.夜縋而登
1082.劝王取之
1081.授兵登陴
1080.夫学,殖也
1077.侈于王都
1076.战于长岸
1078.辞于东门
1079.焉知天道
1065.忘经多言
1064.司典之后
1075.郑侨弗与
1069.韩子辞玉
1068.以玉贾罪
1072.伐鼓用币
1071.子服有子
1070.不出郑志
1067.吾子之耻
1066.诸侯无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