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春秋】 1026 知易行难
鲁国第二十二任国君鲁裯进入在位执政第 十年。
本年秋天,七月,鲁国大夫季孙意如、叔弓、仲孙玃帅军讨伐莒国,攻占了郠邑。大军回到鲁国之后,在周公庙献俘,首次在亳社使用人殉。
如果看曲阜的地图,我们就会知道,鲁国的公宫坐落在曲阜的西南角,坐西朝东。所以这一次献俘,一定是大军从东边押着俘虏一路向公宫走。走在路上的时候,路北就是周公庙,他们把俘虏放在周公庙中,给祖先看一看,这就是献俘的动作。献完俘之后,再带着这些俘虏,一路进入公宫。进朝堂之前有两社,一边是周社,一边是亳社。他们把这些俘虏带到亳社杀掉,进行人殉。亳社就是商社,是殷商的社。设置亳社是用来警惕,我们要小心,不要让自己亡国的意思。因为殷商习惯于使用人来进行祭祀,所以这一次进行人殉的时候,是在亳社进行的。换句话说,鲁国这边没有非常嚣张地、大张旗鼓地使用人殉,而是相对比较收敛地,偷偷用了一下人殉。
流亡在齐国的鲁国大夫臧孙纥听说这件事情,他评论说:“周公恐怕不会再享用鲁国的祭祀了。祭祀合乎道义,周公才会享用。如今的鲁国,已经没有道义了。诗经有云:‘德音孔昭,视民不佻。’用人殉,轻薄地太过了,如此一意孤行,周公还会降福给谁啊?”
臧孙纥所引用的这句《诗经》,出自《小雅▪鹿鸣》,意思是德教甚明,展示给万民,让他们不轻薄礼仪。如今鲁国用人殉,对于臧孙纥来说,他就认为,你轻薄礼仪轻薄得太过了,所以他不看好鲁国。
我们说,春秋以来的潮流就是“以人为本”,不同于以前的“以神为本”。“以神为本”的时代,动不动拿人来祭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以人为本”之后,人是最重要的,不能用来祭祀神灵,这是潮流。鲁国这次搞人殉虽然是偷偷的,但毕竟是逆潮流的举动,大家会觉得鲁国是在退步,鲁国是在衰落,所以臧孙纥对它非常地不看好。
同样是本年秋天,七月初三,晋国国君晋彪去世,晋彪的儿子晋夷继位,成为晋国的国君。
郑国国君郑嘉听说这件事情,立即前往晋国吊唁,走到黄河,被晋人给挡住了。按照当时的习惯,诸侯是不会相互吊唁的,所以晋人拒绝了郑嘉的吊唁。郑嘉回到郑国之后,转而由郑国大夫游吉前往晋国。
同样是本年秋天,九月,鲁国大夫叔孙婼、齐国大夫国弱、宋国大夫华定、卫国大夫北宫喜、郑国大夫罕虎、许人、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都前往晋国,参加晋国国君晋彪的葬礼。
临行之前,郑国大夫罕虎要携带币帛前去。我们要说,晋彪去世的时候,郑国这边派卿大夫游吉前去晋国吊唁,如今下葬要加等,就要郑国执政大夫罕虎前去。罕虎大多数时候都在郑国国内,比较了解国内的情况,对外面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是特别明了。他作为郑国的一把手,想趁这次跑去晋国,跟晋国新君晋夷打好关系。要打关系当然就需要钱嘛,所以他就说,我去的时候多带点钱,多带点财物,多带点币帛前去。
可是,郑国公孙郑侨不同意,他说:“吊丧哪里用得着币帛?带币帛必然要动用百辆车,百辆车就要配备上千人,上千人到晋国不会立即返回,不立即返回币帛就会用尽。如此几趟,国家还不灭亡吗?”郑侨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去吊唁,你最多就是在丧礼的场合跟晋夷之间打个招呼,对个面,仅此而已,能说上什么话,能打得了什么关系啊?可是你一旦带着财物去,就带一堆人,这堆人的消耗非常大,起不到作用,回头晋国让我们郑国朝见的时候,我们还得去,所以你只是徒增消耗而已,长此以往,国家就受不了了。
展开全文
可是,罕虎坚持要去,郑侨也拗不过他,最终罕虎还是带着币帛前去。等到葬礼结束,罕虎想趁机朝见新君,其实不光是罕虎想,诸侯所有来的大夫们都想要见新君。
可是,鲁国大夫叔孙婼说:“这不合礼数,我们来这儿是参加葬礼的,葬礼完了,新君还在服丧之中,去见他算什么意思啊?他见你也不合适,不见你也不合适,我们不是要让新君为难吗?这种事最好不要干。”
大家不听,还都要去。晋国大夫羊舌肸就代新君婉拒了所有的诸侯大夫们,晋夷说:“大夫们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命孤与你们相见。孤悲痛地处在服丧期间,如果以嘉服见大家,则丧礼还没有结束。如果以丧服见大家,则是重新接受吊唁,大夫打算让孤怎么做呢?”晋夷的意思是说,我以什么身份去见你们呢?我如果按照正常身份,穿着好的衣服(朝服)去,那我还在服丧期间,我不能这样做。可是如果我穿着丧服去见大家的话,你们已经吊唁过我了,我们再见面是什么意思呢?所以说我很为难呀,你们想让我怎么办呢?这一套话说出来之后,诸侯大夫们都无言以对,这时候才发现,还是叔孙婼说的对啊。
再说郑国大夫罕虎,他用尽了带来的所有币帛。回国的时候对郑国行人郑挥说:“道理知道容易,做起来困难。夫子郑侨明白道理,可是我却还不够明白。《尚书》有云:‘欲败度,纵败礼’,说的就是我啊。夫子知道法度和礼仪,我却放纵欲望,不能自我克制。”罕虎所引用的《尚书》,“欲败度,纵败礼”,出自《伪古文尚书•太甲中篇》,意思是欲望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仪。
罕虎认为说,郑侨都劝过我,让我不要带着去,我非要带着去,为什么啊,是因为我总觉得我自己明白,我总觉得郑侨不明白,所以我放纵了我的欲望,一意孤行,不听人家的劝告,最后的结果人家早都猜到了,丢这个大人,你说,这不是自找的吗?所以要深自反省。
我们说,罕虎因为常年都在郑国国内,国外的事情主要是郑侨和游吉在做,有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轻重,罕虎衡量不出来,所以,他这次出来,才会闹这么一个大笑话。他能够因为这件事深自反省,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罕虎在郑国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么高的地位,不因此而恼羞成怒,这一点应该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感谢网友合欢下的夕颜协助整理本期文字版。
文字版抢先看,已全部更新完成。
看文字同时可以听音频。
更便捷的查看往期内容。
记录您的最后阅读位置。
没有广告。
1020.二御失官
1019.陈将复封
1017.岂如弁髦
1016.许迁于夷
1015.犹将复由
1013.吾犹有望
1012.授甲将攻
1010.巧言如流
1009.石言于晋
1008.各以所利
1005.倚门而歌
1002.鬼有所归
1000.黄熊入寝
999.辞以无山
997.祖以道君
996.盗有宠也
995.不克而还
994.燕有君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