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鱼伯己”铜觚

西周“鱼伯己”铜觚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物

中文名

西周“鱼伯己”铜觚

馆藏地点

青州博物馆

出土时间

1973年5月

所属年代

西周

类 别

青铜器

西周“鱼伯己”铜觚

文物历史

以“鱼”作为氏族徽识的,在古陶和被认为商代的青铜器中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立鱼式”;第二类为“卧鱼式”;第三类为“鱼乾式”。根据三类来观察“立鱼式”不见于仰韶系统陶器,却多半见于山东半岛出土的陶器铭文中,这些金文和甲骨文,从文字演变上都是由图象文字趋向于发展成为符号文字,尤其两周金文中,“鱼”形已和“鲁”字的上半部趋于书法上的一致。因之可以断定这个氏族在商代的东方还很兴盛,在潼关以西却早已衰落。第二类、第三类不见于甲骨文,可能在殷墟时代及以后已经消失。山东半岛的“立鱼式”之所以在甲骨文中出现的很多,大约因为和商人有着密切的来往,因此,在青铜铭文中,这种形式的文字便大量的出现。可以说它是盘踞东方的一个相当强盛的部落或民族。

文物特征

口径16、底径9、高27.3厘米。

文物价值

铭文“鱼伯己”中的“伯”字应为封号,金文作“白”。“己”字应是国名,金文中的“S”通“纪”,即为纪国。的《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注》(杨伯峻,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春秋会要·诸小国》及寿光发现的纪国青铜器(寿光县博物馆:《山东寿光发现一批纪国铜器》,《文物》1985年第3期)等诸多材料都证明商晚周初,在寿光一带,齐地土著――东夷诸族后裔建立了纪国。“鱼伯己”铭铜器在青州出土,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的证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