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四川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额增长34.8%
前五月四川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额增长34.8%
今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获悉,今年来该行组织全省银行机构深入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截至2022年5月末,四川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额920.58亿元,同比增长34.8%,1-5月结算规模创业务开办以来新高,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收付额515.5亿元,同比增长138.7%。
上门辅导 助力企业运用跨境人民币规避汇率风险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坚持“本币优先”理念,建立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常态化对接辅导机制,完善重点涉外企业“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下发本外币跨境收付额100万美元以上企业、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境外产业园区企业、外商投资重点企业、对外投资重点项目企业“五张清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推动贸易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全省银行机构通过专班或“一对一”上门辅导等方式,深入企业、园区开展走访宣传,促进外贸企业进一步了解跨境人民币政策和相关金融产品,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在对外经贸往来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助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和避险保值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全球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公司。在人民银行和银行机构的宣传和推动下,全球货运成都公司目前跨境结算量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已接近90%。2021年公司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近10亿元,在疫情冲击、外汇汇率不断波动的形势下,成功地规避了汇率风险,降低了汇兑成本。
便利化措施提升企业人民币涉外业务便利感
为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作用,今年4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指导四川省外汇和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修订《四川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便利化服务方案》,印发《四川省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服务试点方案》,发布2022年四川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和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名单,全省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增加至553家。
全省银行机构在跨境贸易收支、资本项目收入境内支付、对外承包工程前期费用汇出等方面落实便利化措施,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间,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涉外业务中使用人民币的便利。
展开全文
成都天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在航空、航天、铁路、风力发电、汽车、船舶等领域居于行业龙头地位,与GE德国、通用电气沈阳等国内外大型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辅导,企业于2019年开始尝试使用跨境人民币,当年人民币跨境结算比例不足5%。2021年,企业被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名单后,通过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货物贸易收付,简化了事前审核手续,大幅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2021年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逾3亿人民币。2022年一季度,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到70%。
探索业务创新,促进外贸新业务新模式发展
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迅速出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业务指南》,鼓励银行机构本着“包容审慎”原则发掘辖内企业潜在需求,促进外贸新业务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全省银行机构根据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的特点认真制定业务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实施客户分类,在加强贸易背景审核,从源头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清洁能源加注装备研发、生产和集成的企业。今年,企业在向马来西亚交易对手销售设备时,由于部分组件指定品牌未向我国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且海关进口报关目录上无该类商品,导致无法进口组件安装后再以整套设备出口。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银行机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业务背景进行严格调查,判断该笔业务属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支持领域,且业务基于客户实际需求,贸易背景真实合法,具有商业合理性和逻辑性,为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货物组件不入我国关境,由生产国直接运至消费国,资金流为先预付货款后货到收款。厚普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非常感谢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实需的支持,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