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一、行业基本概述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存贮过程中,由于技术性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有意使用的,导致或者期望导致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食品成分或影响食品特征的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订),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共2,400多种。欧美等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4,000多种。
食品添加剂按照作用和功能分类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如下:
(1)方便食品的转运及储存
大部分食品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转运及储藏。如果不能及时采用冷藏、防腐等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变质,无法食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改善和增强食品的感官质量
食品添加剂可被用于改善食品的颜色、外形、味道、口感等。其中包括香料、增味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增稠剂等。
展开全文
(3)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生产一些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营养强化剂,可以促进人体营养均衡,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4)满足特别人群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可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如当今社会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无法食用糖类食品,但食品缺少甜味会影响食品整体的品质。可加入非蔗糖类甜味剂,如木糖醇、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等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二、行业产业链
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生产丙酸、乙酸和磷酸等基础化工原料的基础化工行业,下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食品和饮料行业,此外,饲料、医药、农业、烟草和日化等行业也是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领域。
1、上游情况
(1)丙酸
丙酸又称初油酸,是一种短链饱和脂肪酸,丙酸属于弱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但腐蚀性强,蒸汽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常温常压下丙酸是无色澄清油状液体,有难闻的酸败刺鼻气味,能与水、乙醇、氯仿和乙醚混溶。
近年来我国丙酸产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鲁西化工的强势入局,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增加,推动了我国丙酸产量的迅猛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丙酸产7.25万吨,同比增长78.57%。2022年我国丙酸产量为8.12万吨,同比增长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乙酸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醋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有机化学工业中有着重要地位,醋酸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染织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随着国内醋酸供给端走向过剩,醋酸产能增长逐步放缓,2019年之后几乎趋于停滞,2021年我国醋酸产能为1081万吨/年,产量完成751.5万吨,其中华东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区域,产量占比高达67.55%,华北占比约13.62%,西部占比约14.95%,同年市场需求量高达651.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磷酸
磷酸指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根据浓度不同分为纯磷酸、工业磷酸、稀磷酸等;根据制作工艺分为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
磷酸是磷化工最主要的基础产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磷酸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2015至2022年期间,我国磷酸产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表现较为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磷酸产量250万吨。其中,湿法磷酸产量143.4万吨;热法磷酸产量106.6万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防腐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上游相关企业有鲁西化工、江苏索普、华鲁恒升、云图控股、川恒股份等。
我国食品添加剂上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游情况
虽然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较晚,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食品工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和供给实现双向增长,食品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预计未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内部需求不断扩大的环境下,食品添加剂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5-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从996万吨增长到1,484.0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87%。到202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达到153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5-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销售额从978亿元增长到1,39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5%。到202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销售额为1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超过2,400多种,各种食品添加剂在原料、技术、工艺等方面千差万别,企业一般选择几种原材料或工艺类似的产品进行生产,所以食品添加剂行业呈现出总体上比较分散,中小企业众多,但是部分细分品种、细分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主要企业有金禾实业、星湖科技、圣达生物、江苏润普、醋化股份等。
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下游情况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食品、饮料、饲料、医药、农业、烟草和日化等行业,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和食品、饮料和饲料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1)食品行业
食品行业是食品添加剂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既可用于防腐保鲜,又可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行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7,106.24亿元,2021年已增长至21,381.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74%。到2022年我国食品行业营业收入达到22541.9亿元,累计增长4.0%。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及居民对食品可口性、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下游食品行业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也将持续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饮料行业
饮料行业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饮料中加入食品添加剂,主要目的是改善其品质,提高饮料的色香味感官质量和延长饮料的保存期,如在饮料中加入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可以延长保质期,巩固产品质量,加入柠檬酸钾等酸度调节剂可以改善酸度。食品添加剂在饮料行业的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我国饮料产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8333.8万吨,同比增长12.15%。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18,140.8万吨。可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对防腐剂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饲料行业
饲料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行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由于霉菌及霉菌毒素对饲料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饲料中添加防腐防霉剂是预防霉变的重要措施,丙酸盐(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山梨酸钾等食品防腐剂均可被当做饲料防腐防霉剂使用,用以降低饲料中霉菌的数量,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从2017年的22,167.3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9,344.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26%。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同比增长3.0%;饲料总产量总体保持稳健增长,《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提高饲料安全保障水平”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未来随着饲料工业的稳步发展及对饲料安全要求的逐步提高,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饲料防腐防霉剂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医药行业
食品添加剂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如山梨酸钾可用于静脉注射药剂及营养液的防腐;柠檬酸钾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低血钾症和钾缺乏症及碱化尿液;氯化钾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作利尿剂及防治缺钾症的药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及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全球医药市场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将继续向新兴医药市场转移,我国作为全球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兴市场,市场也在不断受益,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9,677亿元增长到20,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8%。而医药行业的持续稳健增长将带动各类食品添加剂需求的持续稳健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下游市场相关企业有娃哈哈、三只松鼠、新希望、齐鲁制药、海大集团太极集团等。
我国食品防腐剂下游市场相关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