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元青花?

2005年7月一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元代青花瓷罐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最高成交价,轰动全世界。除了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和收藏家的注意外,也让许多普通人不禁想象自己也能收藏一件元青花。据不完全统计,得以流传至今的元青花只有300余件,但是却有大量的仿制品出现在市场上,为了避免新入行的小伙伴被混淆视听,今天作者就教教大家如何简单的鉴定元青花。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方法一:通过器型

大家都知道,元代是蒙古人的天下,受蒙古风格的影响,元青花器型普遍较大,一般为胎体厚重,胎色灰白坚致。元青花瓷常见的器型有:罐、瓶、 壶、盘、碗、觚、炉、盏托和杯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造型为最多。元代瓷器特别注重器型审美,比例协调,圆润流畅,而仿品青花看上去整体会有呆滞死板,僵硬的感觉,一些做工较差的仿品青花会有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等。

方法二:通过釉色

元代制作青花主要使用两种材料,一种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另一种则是国产的青花料。使用苏麻离青的青花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而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佑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若您手中有藏品,珍品困于出手,想寻求正规拍卖行参与免费拍卖,有缘者可与作者联系壹柒柒柒柒、捌伍叁、壹捌叁

展开全文

方法三:通过工艺

由于元代产品是印坯成型,瓶,罐,壶,等琢器都是分节印好后,用泥浆(泥加釉混合)一节节拼接成器,器内借口上都涂有一层白色的保护腻,器底是印好后另接,所以器内外很明显的接痕。器身显得十分不平整,有的留下印坯时的细细裂纹。由于壶,玉胡春瓶等另接足圈,古足圈往往不是正圆,足内多见接痕。

结语

最后,想提醒一下各位,今天这篇文章只能让大家大致地了解元青花的鉴定方法,如果真的要去鉴定一件文物,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读者有兴趣购入或售出一件古董时,小特推荐大家还是尽可能选择一家资质齐全的拍卖公司,避免私下交易,以防上当受骗。

一街藏古今,一步览天下,古玩的魅力在于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观察,学习才能了解它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仿佛可以透过它穿越到古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三千年的历史中就贯穿着瓷器文明,这些精美的瓷器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文明,愿我们能一起鉴赏古物,遨游历史长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