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生 大疫三年终——谨以此文向亲友圈友群友问候冬至
入冬来就想着今天是冬至了,应该为亲友和读者写点什么。今晨天降瑞雪祥兆,明年定是丰年好年。我一直记得一个甲子前的那个壬寅年的冬至,母亲曾经跟我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冬至十天阳历年”,每年的冬至大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再过十天就是公历的新年元旦了。再一句是“天灾大疫不过三年”,那天正是上世纪最中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个冬至,转过年头一切就好了起来。
后来十多岁时读到杜甫的那句“天事人时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才知道了冬至这节气蕴含着个“一阳生”的天时地理。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且常被后人推崇在诗仙李白之上,大概因为圣是比仙更应天时、接地气、适人事、富哲理的。杜甫这句诗不仅精辟而准确地说明了冬至在一年节气时令中的地位及作用的重要,而且深刻并理性地况喻了世间万物和人生命运的希望与转机。
世间万物的确都是对立统一的。按常识每年的冬至正是最寒冷时日的开始,其后还有小寒大寒数九寒天。但正是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蜇伏于地下的阳性生机开始积蓄新发的能量,天地之行的阳光日照已开始转长。一年中最长的夜晚就在过去,最长的白天正在开始,阴衰而阳盛的转折点到了。我曾经非常喜欢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那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人毕竟是生活在总是充满矛盾的现实中。若从武汉实发时间2019年冬开始算起,已连续三年的疫情似乎在人们心理上真的留下了不少也不小的阴影。人们对于“阳了”从恐惧和危险到疲烦和疼痛已经忍耐不住或是忍耐够了,而对于“阴了”和“还阴着”好像更能接受或者会有某种些许的庆幸。当然还有一些“明白人”似乎是因为明了早晚都有一阳,所以索性我行我素,莫问阴阳自来去。事物总在极端中转向反面,但愿这一切都将随着一个冬春的转换而尽早成为过去,毕竟中华以至人类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当口,我们需要的是振作和复兴。
展开全文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否极泰来、阴极阳生的说法。据传冬至的来历是周公设都洛阳时,选定每年日照时间由短向长转换的那天为冬至,这与易学中否极泰来、阴极阳生的辩证思想相吻合。所以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被最早确定命名的一个,史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冬至在周代还曾一度被当作新一年的开始,冬至所在的农历每年十一月曾被当作正月,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并不对应十二地支(生肖)的子月,却是十一月对应着子月。而用易学解释人的命理运势者,则直接将冬至作为来年的起始推演测算了。
亲爱的朋友:虽然一年中最阴冷的天气已经开始而最漫长的黑夜即将过去,但岁月新旧交替中阳光与日俱长的白昼也已到来。善自珍重,睡个好觉,打起精神,拥抱冬日的阳光,迎接我们人生和命运中一个新的开始吧!
壬寅年冬至日于岛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