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国际高中怎么选?
前段时间,很多家庭参加了各种教育展和国际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体系?选择哪个国际学校/班?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困惑的地方。
今天知行国际学校管家王老师整理了一下深圳所有的国际班,供家长参考。
深圳的主流国际班有IB、中美、A-Level(英中)、中澳班,主流课程体系主要有IB、AP、A-Level、BC、VCE、UFS等。各类国际班主要依托体制内学校,主要在高中开设。
国际班特色
1.共享高中部分教育教师资源。
2.中考为主要录取参考。
3.国际班方向比较多元。
4.(IBDP、A-Level、AP、中加、中澳、中日、中法、中新、中德等,各有特色)
以下将深圳的各大国际班按照类别进行汇总。
国际班/国际高中怎么选?深圳国际班最全汇总!
展开全文
IBDP 课程
IBDP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其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自成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
IBDP课程可能不太适合于偏科的学生,IBDP学生必须要在母语、社会学科、数学、艺术、自然学科、第二语言这六大方面去学习。而且IBDP还会有类似于大学论文的Extended essay毕业论文要写,还有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理论课程要考核。
IBDP学生需要参加各类活动,同样会占据学生一部分时间,可以说是最繁忙的国际部了。
IBDP可以申请的国家很多,IB成绩加上语言成绩,可以申请英国、加拿大、澳洲的学校。
A-Level课程(中英班)
A-Level课程选择
A-Level在英国本土开设有七八十门课程,但在中国开设科目有限,国内学生一般选择以下科目:
理科类:数学、高数、物理、化学、生物
商科类:经济、商科、会计
语言类:英语、汉语
英国名 校A-Level 成绩要求
A-Level课程:至少3门课,成绩要求ABB-A*A*A不等。
成绩广泛认可,可申请英国顶 级名 校。此外,A-Level同样属于宽口径课程,可以申请英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香港等。
深圳中英班分类
深圳中英班分为剑桥中英班和爱德思中英班两种,两者同属于A-Level课程体系,区别在于考试题不同,试卷与教材不同,类似于苏教版和人教版关系。
两者难度无明显差异,但在学科方面,爱德思的高数更简洁明了,分层更明确,比剑桥略占优势,但两者申请效力完全一致。
英国本科入学方式
(1)国内读普通高中,高二或高三申英国预科(Foundation),通过预科申请英国本科,需读1年本科预科+3年/4年本科
(2)英国高中或者国内国际班A-Level和IBDP课程,用A-Level/IBDP成绩申请英国本科,即通过UCAS申请直接入读3年本科
(3)大一文凭课程(适用于高中毕业后有一年大学学习的学生)1年Diploma+2年本科
AP课程(中美班)
AP即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AP课程是优 秀学生进入世界顶 尖大学首 选课程之一。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AP考试,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以获得大学学分。
申请美国大学的话,最 先看托福和SAT,接下来才会看是否有更高层次的课程学习。会考虑AP、竞赛、活动情况。去美国学习的同学一般都会提前学习AP课程。
中加班
选择中加班,毕业后留学方向主要为加拿大方向,和A-Level以及IBDP有大考不同,中加班主要靠过程进行评价,如期中期末成绩总评成绩。不同中加班采用课程不一样,但申请效力相同。
中德班
对于中德班,首先,你可以掌握一门小语种——德语;其次,德国关于理工类的大学的教学水平都是比较好的,所以倾向于孩子以后往理工科方向发展的家长可以考虑一下,让给孩子去德国留学。再次,德国留学的费用较低,申根签证可自由出入欧盟,德国高校毕业后有多种途径在德国就业和移民。
本科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1.继续攻读更高学历。
2.可以办理移民,在德国毕业后将有24个月的时间在德国找工作,同时工作时间符合德国要求即可移民。
3.回国发展。
中澳班
中澳班的英语课程严格遵循澳大利亚公立高中的教学大纲,学生英语课成绩及最后高考成绩被澳大利亚各大学认可。同时还能报读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大学。
中日班
课程优势
多语言环境:不丢母语,融入日英双语,冲刺托福课程,浸润国际化教育环境。
双轨制申请:国内外大学双轨申请,求学模式选择多样,降低学业风险。
重课外活动: 在学期中和寒暑假为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校外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
还有部分国际班,目前没有招生代码;另外深圳近几年新增了一些双语学校,在高中阶段也有不同项目,选择比较丰富。
以上就是知行国际升学管家王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国际班选择更加多元,艺术类项目也越来越受重视。留学行业的变化,有压力,也是机会,我们作为家长,需要主动拥抱这种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