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新茶饮头部玩家打造爆品的速度和声量远不及以前

经济观察网记者 郑淯心 10月19日,普华永道发布的“聚焦新消费”系列之茶饮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的收入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1428亿元。

该报告称,连锁品牌在新茶饮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约占90.8%,且各价格带都有相对成熟的头部玩家。相较第一阶段的飞速增长期,新茶饮赛道已进入竞争红海阶段,消费者对新品的敏感度降低,包括头部玩家在内的新茶饮品牌打造爆品的速度和声量远不及以前。

融资市场方面,新茶饮行业自2012年开始逐渐收获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2018年,行业投资热度超越10亿元人民币。2021年全年茶饮行业总融资金额高达86.12亿元。

2022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茶饮赛道仍有近20起融资发生。但相较于前几年动辄十亿级别的单笔融资金额,今年的融资轮次明显提前,融资金额也相对较小,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并购咨询服务合伙人孙盼介绍。

报告还指出新茶饮企业近期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健康食品理念的兴起,对原辅料的革命性颠覆需求也随之产生。例如,搭配植物基奶的新茶饮自2021年开始爆款频出,携带地域和季节特色的原辅料打造的产品,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

另一方面,即时饮用性限制了新茶饮的消费场景,各大品牌也相继推出保温袋等措施尽量延长保鲜时间,但最佳品味期限依旧无法超过三小时。多家茶饮品牌开始布局零售业务,如瓶装饮料和RTD(即饮饮品),以拓宽消费场景、增加消费频次,与门店的产品形成互补。

普华永道认为,新茶饮门店的数字化运营越来越重要。而数字化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数据方面,抓取并建立核心数据指标,包括日常业务数据、用户基础数据和会员行为数据。用数据驱动业务,让总部能第一时间掌握门店的经营状况。第二,交易方面,打通不同交易系统,搭建全渠道交易平台,集结品牌自身的私域流量。第三,营销方面,多借力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营数据,利用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来进行用户行为激励。除此之外,数字化助力连锁门店实现产品标准化的同时可大幅降本增效。

普华永道认为,受限于经营模式与供应链模式,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半径,往往难以触达到千里之外。因此,供应链的布局,对目标是全国型的品牌来说刻不容缓。头部玩家已纷纷入局,搭建属于自己的供应链,如成立供应链公司;或着手布局数字化供应链,从原料品控到采购、库存、配送管理、全流程标准作业;或布局自有茶园,从原料端品控抓起。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认为,当下的新茶饮市场洗牌加速,竞争愈发激烈,关注供应链和数字化的品牌,将更有机会在此内卷时代实现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