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新凯来,逾115家深圳半导体企业亮相2025湾芯展
10月15日上午11点,2025湾芯展开展第一天,1号馆的新凯来展位已经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成为整个展馆最引人注目的展位。
本次湾芯展,新凯来共展示13款工艺装备,涵盖扩散、刻蚀、薄膜、光学检测、物理检测等6大工艺环节。分别为2款扩散设备EPI(峨眉山)和RTP(三清山)、1款刻蚀设备ETCH(武夷山)、3款薄膜设备PVD(普陀山)ALD(阿里山)CVD(长白山)、4款光学检测设备BFI(岳麓山)DFI(丹霞山)PC(蓬莱山)MBI(莫干山)、2款光学量测设备DBO(天门山)IBO(天门山)、4款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AFM(沂蒙山)XRD(赤壁山-XD)XPS(赤壁山-XP)XRF(赤壁山-XF)。
一位来自浙江的新凯来供应商告诉南方+,本次新凯来展示内容和3月上海半导体设备展颇为相似。但他表示,还在等待传说中的“惊喜”现身展位。
与新凯来相隔一个展位的,是新凯“生态圈”中的万里眼。
成立于2021年的深圳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全资控股的国有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目前旗下有8家企业,除了本次参展的新凯来工业机器、万里眼、启云方外,还有长光集智、珠海基石科技、深圳星光立索科技以及上海新凯来技术和北京新凯来技术。
芯片生产制造除了上游材料、核心硬件和基础工业软件作为基础,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沉积、刻蚀、清洗等工艺,以及后续晶圆制造和封装,共同形成制造流程。2025湾芯展上,万里眼和云启方均有新品发布计划,前者聚焦测试解决方案,后者聚焦工业软件,在芯片制造中的“卡脖子”环节均有重大突破。
深圳大族激光旗下的半导体“生态圈”毗邻新凯来,本次参展为大族半导体和大族富创得,分别聚焦半导体设备高端制造解决方案和研发制造。天眼查显示,深圳大族半导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已经从软件、装备、测试等不同纬度,深度布局半导体产业。
展开全文
深圳有新凯来,但深圳不只有新凯来。
2024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15家深圳半导体企业集体亮相本次湾芯展,另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芯盟、南方科技大学、哈工大(深圳)集成电路学院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区域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形成的深圳半导体生态圈在湾芯展秀出深圳“硬件第一城”的硬实力。
据悉,湾芯展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指导,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深芯盟SICA)、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重投)主办。深重投官方网站显示重大产业项目只有4个: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项目、中芯深圳高端芯片制造项目、方正微电子战略并购项目,为国家半导体产业“聚焦湾区战新产业发展,导入全球尖端产业资源”的目标清晰可见。
从2024年开始举办的湾芯展,正是充分依托深圳及大湾区的广阔应用市场,以及深重投主导的重大产业项目集群等优质资源,聚焦半导体晶圆制造装备、零部件、材料、先进封装、IC设计、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旨在从产业生态、技术生态、资本生态、人才生态四个维度构建中国半导体的健康发展生态体系,搭建起能够促进国内外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撰文:卢韵如
摄影:卢韵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