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人进山失联,两天后发现他倒挂在树杈上苦撑……
据云南保山消防消息
2025年10月8日
施甸县酒房乡一名93岁的老人
独自上山捡菌子失联
家属搜寻无果后紧急报警
辖区消防员接警后立即出动
▲老人走失前的监控画面。图源:云南消防
消防员从家属处获悉,老人记忆力不佳,此前有过走失经历。在前期搜寻中,村民曾发现老人遗留的帽子。由于山高林密,视线受阻,消防员优先启用无人机搭载热成像技术,以老人遗留帽子为中心开展空中全域搜索,最大限度缩小地面搜救范围。
▲老人走失的深山林密路险。图源:云南消防
展开全文
结合各种因素,消防员判断老人大概率滑坠下山。10月10日,消防员联合村民,分组展开地面拉网式搜寻,终于在帽子落点下方约2公里处,发现走失老人。此时他被树杈卡住呈倒立姿势,腿部有明显外伤,所幸意识清醒,暂无生命危险。
▲老人倒挂在树杈间。图源:云南消防
消防员立即上前将老人救出,及时为其补充水分和食物,随后消防员轮流背负,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护送至山下,移交给救护车送往医院。
▲消防员将老人背下山。图源:云南消防
登山、户外徒步
大家出游要注意安全
切勿进入未经开放或开发的地带
1
非法穿越徒步,女子失温离世
2024年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遇难者走的是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在景区管辖范围之外,遇难者为1997年生,没有户外经验。
2
两游客徒步登山被困1500多米山顶
2025年9月,广东茂名高州市马贵镇海拔1500多米的亚公髻山岭有2名游客被困,消防员接警后立即赶赴救援。据悉,2名游客徒步穿越山岭时,其中一人腿部抽筋被困山顶,无法自行下山,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山顶海拔较高,夜晚风大温低,并有野兽出没的危险。消防员经过艰难搜寻,最终找到被困者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
山区环境复杂、气候多变
登山是一项高风险运动
可不能跟出门遛弯似的“说走就走”
一定要量力而行、做足准备
切勿以身犯险
人体“失温”的后果
比你想象中还严重
失温,是登山徒步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且和季节无关。
当人体的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失温”现象。一旦体温过低,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一旦失温 如何应对?
如果登山徒步时感到寒冷、开始颤抖,就应立即停止运动,寻找避风处躲避,减轻风寒效应。
如果衣物潮湿,要立刻脱下,换上干燥衣物,用热水袋、发热贴等物品给脖子、腋窝、腹股沟、脚底等部位加温。
▲图源:浙江省红十字会
⚠️注意:千万不能烤火、喝热水,否则复温过快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可用睡袋之类裹住身体,立即送医抢救。
登山时突然滑坠摔伤
怎么办?
登山时,若遇到山路湿滑,加之山势陡峭,极有可能发生滑坠,导致骨折或扭伤。
一旦发生滑坠,应尝试寻找制动方法,比如将登山杖插入地面或抓住身边的树枝、石头等固定物体,也可尝试用脚蹬地,增加摩擦力,以减缓滑坠速度。
摔倒后不要着急站立,应先缓慢活动四肢,确定伤势不重再起身。若骨盆或腰椎骨折,救助者千万不要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
如果有户外登山的计划
一定要做好登山路线规划
提前了解山区的路况、天气等
时刻注意周边环境 不要涉足未开发的险路
以下登山注意事项
请务必牢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