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投资《你好,李 ××》等电影稳赚不赔,男子骗走1亿余元

Connor 火币网交易平台 2025-10-14 1 0

号称投资《你好,李 ××》等电影稳赚不赔,男子骗走1亿余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丁晓文是一位电影爱好者

2020年5月

一名自称做电影投资推广的陌生人

宣传即将上映的电影《你好,李××》

称可通过购买该电影份额进行投资

丁晓文最终签订了电影收益权认购合同

但该电影收获超54亿元总票房后

说好的分红却始终不见踪影

丁晓文也被对方拉黑

被骗的不止丁晓文一人

来自上海、北京、安徽、内蒙古等

600余名投资者均陷入了

这场以电影投资为幌子的非法集资骗局

掉入投资陷阱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热闹非凡,但别有用心的人却从中嗅到“商机”——假借电影投资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展开全文

2020年4月,杨婷收到一条微信好友添加申请,对方自称是一家电影宣发公司的业务人员,并向其推荐投资电影《姜××》。

“投资我们推荐的这几部电影是没有风险的,如果投资的电影出现没有如期上映等情况,可以退还投资款。”在业务人员的游说下,杨婷心动了。但她还是很谨慎,害怕遇到诈骗,并没有立即购买。

业务人员没有放弃,他拿出了电影份额转让书、公司资质等资料给杨婷看,表示确有其事。在看过各种文件资料后,杨婷决定投资。她投资20万元购买了电影《姜××》0.04%的份额,又花费7万元购买了电影《你好,李××》0.02%的份额,并分别签订收益权认购合同。

无独有偶,王琦丽也遭遇类似骗局。2021年1月,王琦丽接到一通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影视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邀请她参加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影活动并提意见。王琦丽欣然同意,并拉上老公一起参加观影活动。观影后,他们被带到一处茶话会现场,业务员开始游说他们投资电影,并展示了电影资料、市场数据、分析报告、广电文件及收益表等资料。在看到电影《你好,李××》的宣传资料后,王琦丽表示很感兴趣。业务员立马夸赞她眼光好,称投资这部电影肯定是稳赚的。

“宣传资料里有一份电影预估收益表,预估《你好,李××》票房可达15亿元。业务员说这部电影保本票房是9.9亿元,暗示我们投资稳赚不赔。”王琦丽一直保存着这些宣传资料,其中一份资料直接暗示投入10万元可获得36%至50%的收益。

在和丈夫商议后,王琦丽决定投资,并支付了22.28万元的投资款。同样,电影上映后,王琦丽也始终没有等到约定的收益。

随着报案的人越来越多,公安机关发现,这些案件中的认购合同都指向石清风实际控制的多家影视文化公司。2022年11月,公安机关对石清风立案侦查。

大肆募集资金

大学毕业后,石清风做过眼镜销售、互联网推广等工作。2019年,在看到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后,他意识到这是一条不错的赚钱路子。于是,石清风开始涉足影视投资领域。他先后购买并注册成立了安伊影业等多家公司,在之后的时间里,他通过这些实际控制的影视文化公司,以电影投资为噱头,大肆募集资金。

2019年11月,经朋友介绍,石清风以500万元购买了电影《姜××》1%的份额,随后又以400万元购买了电影《你好,李××》2%的份额。

随后,石清风雇用姚一昂、吴梦博(另案处理)等人,招募中介团队,由中介团队负责拉人投资《你好,李××》《姜××》等电影,并承诺将投资人投资额的35%至55%作为佣金返还。

在高额佣金刺激下,中介们通过拨打电话、添加微信聊天、组织观看电影、举办茶话会等方式,大力宣传电影投资机会。与此同时,制作电影项目预估收益表、国内电影市场情况分析、国内主流电影统计数据、电影成本销售预估分成等各类材料,大肆宣称投资稳赚不赔、回报丰厚。

为了获取更多投资款,石清风等人故意夸大电影成本。例如,其称电影《你好,李××》的总成本是3.5亿元,即电影1%的份额是350万元。其实石清风购买电影《你好,李××》2%的份额时,实际花费却是400万元,虚增投资成本近一倍。

经审计,石清风等人通过电影《你好,李××》募集资金6716万余元,通过电影《姜××》募集资金3539万余元,共计1亿余元。在此期间,也有人表示担忧,害怕公司所持有的电影份额不足以转让给那么多投资人。但石清风不为所动,表示份额方面他会再想办法。

电影《你好,李××》《姜××》上映后,均大获成功。此时,石清风害怕了,他手里的电影份额远远没有他对外宣传的那么多,他根本无法按照承诺向投资者兑付相应金额。而拿不到收益的投资者,开始向公安机关报案,此案就此案发。

电影份额成犯罪工具

2024年4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鉴于该案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徐汇区检察院成立办案组,集中力量办理此案。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涉案人员身份、资金吸收手段、涉案电影项目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调查。”该案承办人、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袁莉告诉《方圆》记者,经调查发现,石清风本人并没有电影投资方面的从业经历,却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投资了12部电影,并且在没有获得国家金融管理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大肆募集资金,夸大宣传,承诺高额回报,其行为具有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宣传和利诱性。

“从在案证据能够看出,石清风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其在未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便向中介团队支付高达35%至55%的佣金,这意味着每募集1万元资金,便有3500元至5500元是净成本,加上其办公场地的租赁和对外投资电影的钱款等,其盈利能力根本不具有支付全部投资款的现实可能性。”袁莉表示,无论从其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是其对外募集资金给付的超高佣金比,都能看出石清风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投资都有风险,但本案中的投资实质是为了骗取投资款。”参与该案办理的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傅艳告诉《方圆》记者,石清风最初与他人达成投资400万元占有电影《你好,李××》2%投资份额的约定,但其在还没有实际履约拿到份额的情况下,即开始大肆对外非法募集资金,最终募集资金高达6000余万元,按照其募集资金金额来计算,即便电影获得极高票房,仍然不可能让投资人实际获利甚至保本,因此石清风出售电影份额的行为实质是以投资电影为名进行非法集资,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钱款的目的。

在对非法集资情况进行审查时,检察官发现该案还有洗钱犯罪的嫌疑:当电影投资款打入安伊影业公司等对公账户后,投资款继而会流入石清风本人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账户,后又转入多个匿名账户,这些账户与其他关联账户存在大量资金交易,现金流高达2800余万元。

经引导侦查,公安机关查明石清风通过实际控制的账户频繁对外转账,经过层层转账后,相关资金又回流至他本人的银行账户,而这些账户与多起开设赌场案、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等案件存在关联。由此可以看出,石清风通过赌博来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其行为已涉嫌洗钱罪。

依法打击影视领域非法集资犯罪

2024年11月,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以石清风涉嫌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庭上,石清风的辩护人指出,石清风犯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恶意较小,投资电影项目真实,为取得电影投资份额支付了投资款,没有通过虚构项目的方式进行诈骗,没有对外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并积极退赃,建议对其从轻、减轻处罚。

对此,检察官并不认同。现有证据证明,从石清风获取电影《你好,李××》的份额而签订的合同来看,其中明确约定,不得以影片进行任何涉及众筹、私人募集、集资、融资等行为,不得引入或将其投资份额转移至第三方,但石清风对此却视而不见。

此外,石清风募集到的投资款1亿余元,返还投资人的款项仅为1100万余元,而且,他归还投资人投资款主要是通过借新还旧来实现。例如,其归还电影《姜××》投资人的部分钱款,主要是用电影《你好,李××》募集到的资金,其本人没有任何资金的投入。种种证据都表明,石清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2025年6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石清风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罚金100万元;以洗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罚金110万元。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繁荣,票房纪录不断刷新,投资电影成为不少普通人眼中的新风口。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影视行业的不熟悉和对高回报的渴望,假借“电影投资”之名,以“高收益、低风险”“票房分红”等不切实际的承诺为诱饵,大肆开展非法集资诈骗活动。这些不法行径不仅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秩序,更对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影视行业非法集资问题,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投资有风险,尤其是影视行业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根本不存在“稳赚不赔”的项目。对于那些借助明星效应或者热门IP进行过度包装的宣传,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谨防上当受骗。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投资不是做梦的游戏。普通百姓选择投资应当理性审慎,在考虑进行电影投资时,一定要仔细核实相关公司或个人的真实身份以及合法经营资质,确认其是否具备电影投资的合法资格和真实的电影份额、公司是否具有兑付能力,切莫因盲目追逐高收益而陷入经济损失的泥潭。

评论